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子。——《小王子》 《龙珠》人物造型 摄影/张越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就在这一日的前一天,成都博物馆首个动漫大展“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动漫原画特展”拉开了帷幕。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定格瞬间、重现动态的探索与创作从未停歇。一万五千年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壁上的野猪图,是最早将人类所见的动态进行描绘定格的尝试。从中国宋代纸轮幅转的走马灯到十七世纪末风靡欧洲大陆的魔术幻灯,从雷诺用“光学影戏机”在巴黎播放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到布莱克顿改良电影放映机在美国制作出首部标准胶片动画电影,至20世纪初,以胶片制作、放映机等为代表的现代动画基本制作技术已发明完备,以描绘创作的形象进行动态影像表达的动画开始成为特别艺术门类并蔚然成风。
立夏刚过,成都博物馆谨以此展致敬中国动画百年,从一只铅笔诞生的世界开始,以世界经典动漫致敬活力与艺术创新,以成都本土动漫致敬城市与创造。 “米老鼠”原画
一场特展临摹的童话
从年初策划到5月17日开展,前后不过四五个月的时间。筹备时间虽紧张,但成都博物馆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一切都是从一只小老鼠开始的。”20世纪20年代,落魄的年轻画家沃尔特·迪士尼住在一个破旧的车库里面,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只小老鼠跑到他的画板上嬉戏。不久之后沃尔特被推荐到好莱坞拍摄一部和动物有关的动画电影,没有任何头绪的他想到了这只小老鼠,米老鼠的形象就这样诞生了。
二战过后的迪士尼王国迎来了黄金年代,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原画和赛璐珞,如《小鹿斑比》《爱丽丝梦游仙境》《睡美人》等跃入观众眼帘。当时,拍摄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需要十五万张左右的赛璐珞,绝大多数的赛璐珞在之后都会被销毁。因此,此次成都博物馆展出的每幅赛璐珞都格外珍贵。
展览主题 在日本动漫中,与“米老鼠”一样具有开创地位的,非阿童木莫属。1952年,“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铁臂阿童木,1963年,动画版《铁臂阿童木》开始在富士电视台连载播放,创下了未曾有过的收视率,从此,日本动画找到了一条适合的道路,《龙珠》《航海王》《名侦探柯南》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动漫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922年,上海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诞生,由此揭开了现代中国动画发展的序幕。经过百年探索实践,中国动画界创作出了《铁扇公主》《宝莲灯》《哪吒闹海》等作品。前来看展的胡先生是看着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70后”,“这些作品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如今,中国动画已经创造出不同于西方语境的叙事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
在众多优秀国产动漫中,“成都动画力量”不容忽视。作为中国动漫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成都在近年来中国动画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19年,由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主创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破50亿元大关,引发动画热潮。动漫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崭新名片,向外传递着成都文创的无限力量。
针对不同的参展人群,策展团队还贴心布置了续厅,取名为“超级观影指南”。关于动漫的种种疑惑,都可以在小小的一方空间里找到答案。 观众在互动区体验
一只铅笔勾勒的真心
在整个观展过程中,有一位在旁默默陪伴的“朋友”,这是设计师为此次特展专门设计的一个非常可爱的动漫卡通人物形象——成小笔。成小笔的存在可谓是策展理念的具象化,展览不只是用眼睛看,更需要观众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沟通与交流。
以成小笔为例,特展中到处处流露出策展团队的心思和用意,在和此次特展的策展人交流时,我能感受到他们为展览付出的真心和用心。
在展厅的第一部分,有一幅极为珍贵的作品。为尽可能全面展示经典IP,策展团队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借来了一张非常重要的赛璐珞,虽然它并没有出现在电影版《白雪公主》中,但这幅《白雪公主》的赛璐珞,背景板正如传统中国水墨画一般,表现了白雪公主在森林中与小动物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柔和的背景风光用颜色作区分,从而与人物造型区分开来,使得这幅作品既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又使得主人公被十分显著地衬托出来,整个画面十分生动活泼。
每个展厅的导览语并没有选择寻常的文字表述,而是使用了契合主题的动漫台词。在第二展厅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至灰一样白,”这句话出自日本动漫《明日之丈》。《明日之丈》讲述的是拳击手小丈的故事,小丈从刚开始不愿意练习拳击到后来决定苦练拳击,和世界冠军激战了十五个回合后将自己的生命燃尽。在漫画连载时期,《明日之丈》就引起无数读者的狂热追捧,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展览内置
在今年2月刚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中,日本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挑战了一个至今没有人完成的动作——阿克塞尔四周跳,虽然他没有挑战成功,但这种敢于挑战、突破自我的拼搏精神感动了无数观众。赛后在接受采访时,羽生结弦动情地说道:“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至灰一样白。”台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恰恰是一个动漫作品,或者说一个艺术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
考虑到观展群体的不同,在设置展厅的互动台时,设计师专门设计了高低不同的桌椅,在临摹台上也分开摆放了简单和复杂的图稿。在段女士的小孩认真描绘的间隙,我同她交流了几句,“我家小孩平时很爱看动漫,她得知可以来看展后非常兴奋,我想动漫应该会让她的童年很快乐吧。”同时,我们从策展团队处了解到,他们做了一个场景设计,还原了动画工作者工作室的场所。
除此之外,展览还使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使观众和动漫的距离更加贴近。展厅选取了16幅《睡美人》黑白原画关键帧展示,同时在旁边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现通过118幅原画形成的4秒动画,以此达到充分的平衡和最好的视觉效果。第二展厅几乎1/3的区域都可以看到投影的立体的《龙珠》人物造型,“我们希望观众在观看画稿的同时,也能够看到动态,我们把二维的东西进行三维展示,从空间上来说体现出层次感和动感,跟我们的展品相呼应。”
“我们提取了很多动漫展品里面非常耳熟能详的元素。”比如《白雪公主》旁有一个大大的魔镜,几乎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拍照打卡,《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扑克牌唤醒了一些沉睡的记忆,这些经典元素丰富了展厅的内容和色彩搭配,满足了观众的童年愿望,能够跟观众进行更好的互动和互补,也使展览更加有可玩性。
每一部动画都是一个宇宙,场馆有限,纵使团队精挑细选,也无法展出全部作品。因此,成博特意开放了公众号平台后台留言,供观众畅所欲言,写下陪伴自己成长的那部动漫。 老师带着小朋友来看展
一段过去描绘的未来
从开馆至今,成都博物馆坚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文化,引进、推出了多个高质量国内外优秀展览,为着力塑造品牌展览,制定了围绕“多彩文明”“辉煌成都”“艺术典藏”三大主题的品牌展览季。这次动漫原画特展是多彩文明展览框架下的一个暑期展览,“希望能够在炎热的夏天,带给大小朋友们活力与希望。”
作为成博的首个动漫展,这是一次突破和尝试。开展几天,策展团队谈及最多的话题是,“作为博物馆,觉得我们办的动漫展很新奇。”很多人对博物馆会有刻板印象,借此契机,“希望可以通过我们这种多样性的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博物馆,增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联系,由此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代人都能了解并传承我们的文化。”说到这里,策展团队打趣道:“其实我们博物馆是非常年轻的,我们年轻有活力,展示出来都是朝气蓬勃的。”
通过动漫进行文化输出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我们几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用一种现代的表达语言,使之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使观众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认同,“对于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动漫的发展是有信心和国际比肩的,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将推动更多人投身于相关行业,继续添砖加瓦。 小朋友们对展览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作为本次展览一大亮点,成都动漫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成都博物馆作为城市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基地,肩负起了推动城市现代文化塑造的职能,“我们可以去深挖成都的动漫产业力量。”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成都动漫日渐成为动漫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文化的传入和输出交流中,方兴未艾。
“博物馆的力量”,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动漫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永远充满想象力,永远充满活力,未来可期。同时,借由博物馆的力量,引起大小朋友们的感触。展览很小,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来推动我们城市现代文化的发展,为城市现代文化景观的塑造助力添彩。” 展厅内景
在展览最后,有几面可供观众将作品展示出来的粘贴板,通过看展,通过互动,这些作品也变成了展览的一部分,不断丰富着展览和博物馆的意义。
《彼得·潘》中的彼得·潘住在永无岛,在那里,人们永远长不大,美好的愿望永远可以实现,可是它飘渺又虚幻,在遥远的1911,无从找寻。好在这个夏天,现实之外,成都博物馆为我们打造的一座别出心裁的永无岛,我们可以找到。 |